搜索-知识分子
  • AI怎样改变所有学科?从“工具的革命”到“革命的工具”

    本文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、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上的讲稿。在周伯文看来:科学研究,是研究者、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一切关系的总和,当前的AI for Science在单点取得了可观的进展,实现了工具层面的革新,然而要成为“革命的工具”,需要采用“通专融合AGI”方式。

    2025/04/13
  • 实锤!AI来了,人类反倒更忙了

    截至目前,AI大模型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写程序代码,制定旅行计划,资料阅读与信息检索,快速完成分析报告,学习第二外语,乃至编辑视频,制作商业网站或游戏……然而,大模型降世两年多,人们却吃惊地发现,自己最终的那个梦想,一个有强大AI为人类工作的社会,一个有更多的闲暇,上四休三甚至每周工作更短时间的世界,却仿佛更遥远了,我们变得更忙了,而且,这个事实居然在数据上得到了确认。

    知识分子的博客 · 2025/04/06
  • 嫦娥六号的48小时和中国探月的17年

    北京时间6月2日早上6点23分,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降落南极-艾肯(South Pole-Aitken,SPA)盆地。

    知识分子的博客 · 2025/02/28
  • AI教父辛顿:从反向传播到凡人计算

    杰佛瑞·埃佛勒斯·辛顿(Geoffrey Everest Hinton,1947-)【1】,被誉为“AI教父”,他一生的理想是要明白“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”?机器是否能模仿大脑的运作机制?为此他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开发神经网络,他在1986年和2022年,分别发表了两篇与神经网络算法相关的重要论文,一前一后相隔三十多年,一反一正都是讨论机器如何学习的问题。哪一种算法更接近人脑的运作模式呢?辛顿对此有与众不同的观点,此文将为你解读这两篇文章的核心思想,然后,你对上述问题便能得出你自己的答案了。

    知识分子的博客 · 2025/02/27
  • AI重塑科研:新工具不断涌现,但能否触及真正的“科学”?

    人工智能(AI)工具正在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式。AlphaFold基本解决了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;DeepMD大大提高了分子模拟的效率和精度;而新兴的大型语言模型,如ChatGPT等,也正在科学研究领域开疆拓土。在《国家科学评论》(National Science Review, NSR)组织的这场圆桌讨论中,来自中、美两国的5位专家讨论了“AI for Science”(AI4S)的概念、发展、瓶颈和机遇,也分享了他们对AI与Science之间关系的理解。

    2025/02/27
  • AI江湖:神经网络兴衰史

    正如物理学家、曼哈顿计划领导者奥本海默所说:“我们不仅是科学家,我们也是人。”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科学界也难免。人们经常说“科学无国界,科学家有祖国“,即使不谈这些政治纠葛,科学家中还是有不同学术圈子的,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学术观点和主张,学术争论无时不在。一般来说,自由争论有利于学术进步,但争论也可能造成误会产生偏见,从而让某些科学家受害并影响科学的正常发展。今天将讲述的,是AI历史中的一段江湖故事……

    2025/02/27
  • AI史上的第一个成功的商业产品是怎样诞生的?

    2024年初,自然杂志公布了2024年重要的七项科技,其中一項是“蛋白质序列的深度学习模型”。

    知识分子的博客 · 2025/02/26
  • 华裔科学家李飞飞:她看见的世界和她改变的世界

    李飞飞是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。她最重要的贡献,是创建了数据库ImageNet,有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评论,“没有ImageNet,就没有现在的深度学习革命”,李飞飞也因此被誉为AI教母。

    知识分子的博客 · 2025/02/26
  • 4支团队晋级,农学与工学博士对阵AI种生菜决赛 | 专题

    “生菜博士” 如何种出更高产量、更好品质的 “水果生菜”?

    2022/10/11
订阅Newsletter

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

GO